ISO證書、IATF16949證書
服務熱線:
0760-86698723傳真:0760-86698623
郵箱:nlklw@vip.sina.com
zsnewland@sina.com
地址: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平嵐工業區金宏路26號大地工業園
發布人:中山大地
發布時間:2015-07-05
我是來自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張經綸。去年九月,在“園子里最美的時候”,我來到了清華園,開啟了一段嶄新的生活。
但這并不是我和園子的第一次邂逅。
2013年暑假,我有幸參加了清華大學暑期學校。那時,對于我一個文科生來說,清華就是一個充滿了理工男的高等學府,甚至是從未在我的高考志愿中考慮過的選項。短短幾周暑校,學了什么大都已經忘記,但深深刻在腦海中的,是我和五湖四海的小伙伴從陌生到相識,和輔導員在夜晚的教室里談人生的場景。那個時候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“不忘初心”。
清華給我最深的印象,是人。
每一個在園子里的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、自己的追求,他們天資聰慧,也勤奮踏實,他們真誠善良,在你迷茫的時候樂于傾聽與幫助。當時我就想,我以后也要成為這樣的人。
除了優秀的清華人,清華的文科也讓我刮目相看。沒想到這個“紅色工程師的搖籃”也潛藏著許多人文社科的頂尖人才,于是后來,我順理成章地參加了“領軍計劃”的選拔。
面試那天,我又來到清華園。那已經是十二月,寒風卷走了枝椏上的一切綠意。園子不似夏天那么“青春靚麗”,卻給了我一種樸素莊重的真實觸感。
成為“園子的主人”,這個夢想,在高考之后成為現實。我選擇的不是炙手可熱的經管學院,而是心向往之的新聞學院。
于是我也加入了在紫荊、聞馨各大食堂排隊買香鍋的大軍;加入了紫操上迎著陽光奔跑刷卡的隊伍;坐在文科圖書館的落地窗前安靜地自習;在深夜的桃李地下圍著桌子開會……這些場景,就這樣從招生宣傳片里走進了現實。
大一,我當了一年的班長,參加了第一次社會實踐調研,在時代論壇辦了自己第一場屬于媒體人的講座,學了一直想學的二外,和學院排球隊一起拿下了馬杯女排的冠軍……我嘗試了許多新鮮的東西,同時也結識了很多不一樣的人。
多元是清華的特質。這里的人不囿于自己本專業的知識和既定的道路,而是相信腳踏實地能帶來無限可能。這里有休學創業的理科學霸,也有自己拍片當導演的文藝青年,有熱愛創作的音樂人,也有深入非洲的志愿者……每走進一步,我都能看到表面下更深層次的清華園,也在其中慢慢摸索自己成長的道路。作為一個未來要做記者的人,我關心人,因為一個地方的氣質,是由里面的人所決定的。
也許,剛剛度過大一的我對園子的理解還很淺薄,這里還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去探索。但在這里,我們可以從忙碌的生活中飛速蛻變成長,從一次次迷茫中反思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,在一個個挑戰過后變成更好的自己。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 大數據告訴你清華畢業生都去哪兒了?